标准详情
- 标准名称:艾草种植技术规程
- 标准号:T/YQAC 0001-2022
- 发布日期:2021-11-16
- 实施日期:2022-01-05
- 中国标准号:/A017
- 国际标准号:01.020
- 团体名称:阳泉市艾草产业协会
- 标准分类:中药材种植
本文件规定了艾草的繁殖方法、基地建设、栽种技术、田间管理、病虫害防治、采收、包装和储存等要求
本文件适用于阳泉市区域范围内的艾草种植
繁殖方法根状茎繁殖选取根状茎应在每年春季3月份芽苞发芽前。挖取根状茎时应全根挖出,并保持全根完整。挖取出全根后应选取3年以上,健壮、无病虫害的根茎嫩茎,并截成10cm~15cm长的小段保鲜待种,每段宜保持3个芽苞。分株繁殖选取种苗母株时应选取叶片大且肥厚,茎秆粗壮直立,叶片颜色浓绿,气味浓郁,密被绒毛,幼苗根系发达的植株。选取种苗时应从母株基分离出高为5cm~10cm的健壮、无病虫害幼苗。 基地建设选址种植基地应选择在气候温暖湿润、日照充足的地区。种植基地的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中二级标准的规定。基地四周应有充足水源,且各项水质指标应符合GB5084的规定。基地附近还应无居民用水和工业污染。种植基地应选择向阳、龟背形或者斜坡地形。四周应便于排水。种植基地宜选土层深厚、湿润肥沃,通透性好,有机物丰富的中性土壤。土地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。基肥宜选择进行无公害处理过腐熟的有机肥料。播种前要施足底肥,亩施腐熟的农家肥2000kg,结合深耕与土壤充分混匀。整地对土壤进行翻耕,将肥料均匀翻入土中,翻耕深度宜在25cm~30cm。翻耕后做畦,畦面宜为鱼背型。畦宽1.2m为宜,深0.3m为宜。每畦之间开排水沟,沟宽0.3m为宜。基地四周开好排水沟,水沟应能满足排水需要。基地3年后应再次进行施肥和整地。整地时深耕翻兜,去除老根。 栽种技术根状茎的栽种根状茎宜在11月份栽种,水源条件较好的地块也可在春季3月份前移栽,栽种宜在雨后进行。栽种时应按行距30cm~40cm开沟,把根状茎按照15cm~25cm的株距平放在沟内,再覆土压实。如栽种时土壤较干应进行浇水保湿。分株栽种分株栽种宜在3月份进行。栽种时宜在雨后或者阴天进行。种苗从母株分离后应在2天内移植到基地种植。栽种时应按株行距30cm×40cm进行挖穴,栽种时扶正种苗并覆土压实。每穴宜栽种2~3棵,栽种密度宜为30株/平方米。如栽种时土壤较干应进行浇水保湿,栽种后2~3天后没有下雨,应进行浇水。 田间管理灌溉栽种后土壤应及时浇水一直保持湿润,浇水宜在早上9时和下午5时进行。如遇到干旱季节,苗高30cm应进行叶面喷灌,苗高60cm以上时应进行漫灌。追肥5月下旬采收第一茬后追肥,每茬亩高30cm时,亩用6kg尿素做提苗肥撒施或叶面喷施,第二次在苗高60cm~80cm时趁阴雨天亩撒施进口高含量复合肥10kg~15kg,促使艾草健壮生长,叶厚杆壮。11月上旬,整理清除艾园枯枝残叶,再施入腐熟农家肥,厩肥或饼肥,亩施农家肥1500kg或饼肥150kg,促使艾根生长肥壮。除草除草方式宜是人工除草。艾草长出1个月或头茬收获后进行中耕除草。中耕应均匀,深度15cm左右,艾草根部应进行人工除草每茬艾草采收后应进行1次人工除草。杂草除后应收集运走,防止草籽在土壤里生长。排水如遇雨水较多时,应及时进行排水,还应及时清淤和清除杂物,保持排水沟畅通。 病虫害防治艾草幼苗期由于枝叶较嫩,常有蚜虫发生,以食嫩叶为主,生产防治上一般在定植成活后用20%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喷防1~2次即可。随着艾草的生长,艾叶散发的挥发油有驱虫作用,根茎亦有强烈的抗病害能力,可在每次收割后及时进行1次地块清理,清除残枝枯叶,集中深埋或烧毁。如果部分地块有病害发生,可在次年3月未出芽前,地表喷洒1次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进行清园消毒。 采收艾草每年采收3茬,采收宜在晴天进行。当艾草长至60cm左右,茎秆直立未萌发分枝的情况下全草收割,根部留茬5cm。采收下来的艾草应摊晒自然晾干,不应暴晒:叶片水分不大于14%时,即为全干。全干后打包储藏。 包装和储存艾草的外层包装材料应选用干燥、洁净的包装材料。打包时应用竹片定型再用铁丝打捆成包装入。艾草打包后应储存在干燥、清洁、阴凉、通风、无异味的专用仓库。储存后按照1个月、3个月、6个月、12个月的间隔期,依据GB5009.3规定的方法进行水分测定,含水量超过13%时,应及时进行翻垛或拆包重晾晒。
阳泉市艾草产业协会、山西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、平定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、山西本茂盛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、平定县方兴艾业种植专业合作社、平定县茂顺源种植专业合作社
牛颜冰、王德富、杨富林、岳兰玉、王海荣、耿双柱、苏书文、赵海棠、李刚
* 特别声明:资源收集自网络或用户上传,仅供个人标准化学习、研究使用。如有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!